一、系统定义与核心价值      
虫情监测站是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虫害监测预警系统,通过光波诱捕、AI图像识别、数据建模等手段,实现害虫种类识别、密度统计及灾害预警。其核心价值在于:  
-     精准防控    :减少农药滥用,提升绿色防控水平。  
-     趋势预判    :基于虫情数据构建种群动态模型,预测虫害爆发周期。  
-     科学决策    :指导植保无人机、自走式施药机等设备实施靶向作业。  
二、系统组成与工作流程      
1.     诱捕单元      
-     光波诱虫    :  
-     波长范围    :320-680nm(主峰365nm黑光灯+520nm绿光增强)  
-     诱捕效率    :鳞翅目/鞘翅目害虫捕获率≥95%(半径50m范围)  
-     灭虫处理    :  
-     远红外杀虫    :致死率≥98%,虫体完整率≥90%  
-     智能烘干    :40℃恒温烘干,防止虫体腐烂  
2.     图像采集单元      
-     高清摄像头    :  
- 分辨率:500万像素(2592×1944)  
- 显微成像:支持0.1mm级微小害虫识别  
- 分散平铺机构    :  
- 振动马达+传送带,虫体平铺密度≤5只/cm²  
3. 数据传输与处理      
- 边缘计算模块    :  
- 本地AI识别(YOLOv5模型),识别速度≤0.5秒/只  
- 支持30天离线数据存储  
- 通信协议    :4G/5G/NB-IoT,断网续传时长≥72小时  
五、典型应用场景      
1. 大田作物(水稻/小麦)      
-  案例    :长江流域稻区,二化螟识别准确率92%,施药次数减少2次/季。  
-  数据    :虫害预测模型提前7天预警,防控窗口期延长48小时。  
2.     果园与茶园      
-  应用    :柑橘园实蝇监测,通过气味诱芯+光波复合诱捕,捕获效率提升60%。  
-  技术    :显微成像识别实蝇产卵孔特征,准确率≥88%。  
3.     设施农业(温室/大棚)      
-  功能    :白粉虱/蓟马微型害虫监测,0.5mm级识别精度。  
-  参数    :单站覆盖面积1-3亩,虫体烘干完整率≥95%。  
七、部署方案与成本      
1.     基础版(单体站)      
   - 覆盖面积:露地50-100亩,设施农业10-20亩  
   - 配置:标准诱捕仓+4G通信模块  
2.     组网版(区域监测)      
   - 覆盖面积:5000亩(10台组网)  
   - 功能:虫害迁移路径分析、热区动态追踪  
八、运维与升级      
-     远程诊断    :诱虫灯寿命监测(>10,000小时自动提醒更换)  
-     模型迭代    :每季度更新害虫识别库(新增物种≥5种/次)  
-     能源管理    :太阳能供电(60W板+50Ah电池),无日照续航≥15天  


